蓄电池自放电过大的主要原因
1.电解液杂质超标(化学微电池效应)
·核心原因:电解液中含有过量的铅以外的金属杂质(如铁、锰、铜等)。
发生机制:这些杂质金属微粒沉积在正负极板之间,与电解液共同形成无数微小的"局部电池”(微电池)。这些微电池的正负极通过极板本身短路连接,持续进行内部的放电反应,消耗电池储存的电能。
2.外部短路(物理性导电通路)
·核心原因:蓄电池顶部(上盖)表面积聚电解液、灰尘、油污等导电性污垢。
·发生机制:污垢在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形成导电桥路,导致电池外部短路,产生持续的自放电电流。外露式联条
(电极间的连接条暴露在空气中)的蓄电池因结构原因更容易积聚污垢,此问题更为严重。
3.内部物理性损伤与短路(结构性故障)
..核心原因:
..隔板破裂、穿孔或老化失效。
..极板发生拱曲、变形、活性物质膨胀或脱落堆积。。组装过程或后期维护中不慎落入导电性金属杂质。
发生机制:上述情况导致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直接接触(如通过破损的隔膜或堆积的脱落物),或者通过掉入的金
属杂质形成短路桥接,造成剧烈的内部短路放电。